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辛卯年正月十六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942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解决陶瓷企业用工难的十条建议
下一篇

  从2010年至今,用工难、招工难似乎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现在各行各业都流行一个词——用工荒。以前员工讨薪,变成了现在老板讨工。春节过后,广州制造企业,特别是家具建材陶瓷行业的“劳工荒”现象更加突出。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陶瓷企业更是首当其冲。据广东各大媒体预计珠三角用工缺口达500万,东莞缺150万、佛山缺20万,广州、深圳各缺200万等。这对广东以制造业起步的企业经济结构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表面看来是节后打工者返程不及时和大部分跳槽,导致暂时用工缺口,但实质上是极大多数企业老板和招聘人员在用工思维上的固化。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内地人才和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广东,使广东企业足不出产就可以获得几乎无限的廉价劳动力;大享人力成本优势。而现在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部经济环境持续转好,内地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沿海地区大量的制造业向内地转移,使得人才流向进一步分化。同时随着中央“三农”政策的持续实施,内地生产企业吸引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更重要的是薪酬并不比广东差,就像四川、重庆、江西、江苏、山东、安徽、福建等地,每月平均收入至少有1300元。

  而珠三角虽然已经发展了30多年,经济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极大多数中小家族陶瓷企业)对待工人的观念和政策并没有与时俱进。十年前每月千元左右的工资水平现在还是原地踏步,还有在福利和管理态度上,少数中小陶企几乎为零,这样的企业即使经营时间再长也很难让员工有归属感。最关键的是1100元左右的工资待遇现在内地企业已经普遍。就整个中国大环境而言,伴随改革开放打工潮已经持续了近30年,随着最早一批农民工已经大批退出劳动力市场,80后、90后已成为就业核心主力。由于这一代人基本上是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在总量上不及上一代,这是造成劳动力供需紧张、供不应求最为重要的客观原因之一。从主观原因来说,80后、90 后在改革开放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在就业观念、处事风格上与父辈们大不相同,因为他们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同时融入了更多追求自我的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极大多数已经开始背负养家糊口的重任,同时不得已面对巨大的现实竞争压力。

  用工荒、招工难是由于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个不良后果,可客观上是必然的,是企业迟早要面对的,甚至还是一个长期的现象,今后几年用工荒将会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人口红利”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那种依靠廉价劳动力去赚取高额利润的企业绝对无法再生存下去。据本人节后了解得知,像新中源、新明珠、唯美等陶瓷企业由于待遇好、企业人文关怀较为完善,应聘者很多。这进一步提醒了我们制造企业必须尽快打破传统的用工思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工荒、招工难的现象。纵观陶瓷企业对于招工难的话题由来已久,依本人看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讨破解用工难。

  建议一,诚信招工;

  建议二,转换思维固化和守旧观念;

  建议三,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建议四,提高劳动报酬;

  建议五,改善工作环境;

  建议六,推行高素质培训;

  建议七,倡导人性化管理;

  建议八,推行合理的薪酬制度;

  建议九,设计美好前景;

  建议十,政策上给予务工人员更多帮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陶瓷企业用工难的现实问题,企业应该冷静对待,积极配合和大力推动政府共创吸引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才是解决用工难的根源所在。陶瓷企业也应加快企业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尽快提高工资、改善福利。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已取代土地、设备、资金、技术、厂房等等,成为任何一家企业竞争优势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之前,社会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工业化所需要动力,同时工人实际工资不会上涨,直到工业化将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干净,这个时候若想要继续吸纳劳动力,企业就必须提高工资水平。纵观中国宏观、微观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是大势所趋,企业招工难、用工荒将是今后长期的现象,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宋左强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