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庚寅年腊月十一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938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从官窑瓷器看贵族工艺的性质
下一篇

  2003年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清雍正粉彩橄榄瓶以4150万港币的天价被一位叫张永珍的女士竞拍得到。在当时,创下了有史以来清代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张永珍女士把这件瓷瓶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这件宝瓶瓶身高35.9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2厘米,最大直径18.5厘米。长短适度,口、颈及腹部的比例十分匀称。做工精细,图绘精美。瓶体上绘有粉彩桃8个,蝙蝠1对,寓意“福寿双全”。在优雅细致的橄榄形瓶上,粉桃图案呼之欲出,有着极强的立体感。可以说代表了整个清代粉彩的制作水平。雍正皇帝非常喜欢瓷器,对粉彩又情有独钟。他常就瓷器造型和具体的图案“定夺样制”。因此当时的工匠对粉彩瓷的造型、色彩、线条的制作都非常讲究,从而成就了“雍正粉彩”的辉煌。此时的景德镇官窑瓷器,更被誉为“登峰造极”。

  明代皇家在景德镇专门开设了御器厂,烧造官窑瓷器供宫廷使用。御器厂有窑五、六十座,有六种不同类型的窑,如:风火窑、色窑、大小爁熿窑、大龙缸窑、匣窑、青窑。御厂内的分工计二十三作:大碗作、酒锺作、碟作、盘作、锺作、印作、锥龙作、画作、写字作、色作、匣作、泥水作、大木作、小木作、船木作、铁作、竹作、漆作、索作、桶作、染作、东碓作、西碓作。可见,官窑瓷器生产分工的细致和专业化的程度。御器厂占用了最熟练的制瓷工匠,独占了最优质的瓷土和青料、彩料,并不计成本,“百里选一”、“千里挑一”,耗资巨大。几乎平均每件瓷器烧造费用约为白银一两。真是“每岁造,为费累钜万”(江西大志·陶书)。清代御器厂虽然与明代的不完全相同,但采用“官搭民烧”和派遣“督陶官”以及采用较高的薪水雇佣最好的能工巧匠,使清代官窑瓷器的创作与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并从题材、制作、画工、烧制等等方面远远高于民窑的产品,形成了官窑瓷器贵气优雅、精致精美和繁缛工整的艺术效果,给人以豪奢、华丽、绚灿的美感。

  从流传下来的官窑瓷器看,确实给人高档、豪奢、华丽、绚灿、典雅之感。跟民窑瓷器做一比较,这种感觉更强烈。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柳宗悦先生在他的《工艺文化》一书中说:“中国清朝的乾隆皇帝是艺能的最大保护着,他特别喜欢玩弄什器。帝王之命是至高无上的,在他的御旨面前没有费用、劳力、器物数量的概念。所有的优良材料均被调用,所有的能工巧匠都应征而至,为了装饰他们自己的宫殿作了大量的器物。匠人们没有任何顾虑,把全部的精力与技艺都奉献在帝王面前,所有的劳苦随着帝王的满足表情而消失。匠人们还有俸禄,并授予虚衔,他们愈来愈追求技艺,极尽秘术之能,制作出豪奢的、华丽的、绚灿的器物。所有美之结构,如同百花争艳,这就是典型的贵族工艺。”人世间的阶级使工艺也带有阶级性,生活的差异导致了器物的差别。工艺不是单一的工艺,由此而产生了种种等级。在中国,这种现象尤为显著。宫廷的、皇家的、贵族的等上层社会的器物所采用的工艺,特别是在材料、制作方法、装饰、形态、作者、意匠等方面,与民间器物所采用的工艺均有很大的差异。民间器物的制作大多就地取材,选自生活中通俗的题材,采用最简单的工具与工艺,且多是一人或家庭中几个人来制作一件器物。即多种工序都出自一人或几个人之手。没有明显而细致的分工。而贵族器物所采用的工艺就十分讲究了,分工很细,专攻一门。唐英的《陶冶图说》曾记载:“青花圆器,一号动累百千,若非画款相同,比致参差以识别。故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在《中华帝国全志》中也谈到:“一件器物在制成前需经过七十个工人之手……”“分工已达到那样大的规模,以致例如一个瓷瓶在其制作过程中要通过五十个工人的手……”这种细致的分工增强了工人技术专门化的熟练程度,为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技术条件。

  技术的异常发达是贵族工艺的一大功劳。贵族们需要与他们生活相适应的器物,奢侈、华贵的器物既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又能表现他们的生活。他们无视费用、选择良材、选择能工巧匠、不惜工本的制作器物。而工匠在无忧无虑的条件与环境下,将秘传之技贯穿在工作中,创造出了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器物(作品)。这样的器物显示了材料与技能(工艺)之妙,是极尽婉丽、含蓄、豪华、精致的。从官窑瓷器表现出的高超的技艺这个侧面来看,中国的技术史应该是贵族工艺导致了工艺的异常发达,即便说工艺的技术史是贵族工艺技术史也不算过分。

  需要指出的是贵族工艺所呈现的器物,虽然具有独一无二和巧夺天工的技艺,但确实缺少了些生动和情感的东西。工匠的个人情感无法释放出来,或说也不允许他们释放出来。工匠只是贵族们手中的工具,而工匠的工作和器物的制作,始终贯穿着贵族们的旨意。反映着贵族们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及价值取向。然而,正是这些精英阶层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及价值取向等决定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流与方向。如文中所提到的清雍正粉彩橄榄瓶优雅均衡对称的造型,体现出了中庸之美;彩绘的寿桃与蝙蝠寓意着“福寿双全”、“福寿延绵”,体现出了含蓄之美;粉彩工艺使红绿对比色变得柔和暧昧,体现出了典雅之美。这不是中国主流艺术最有代表性的审美特征么?!至少,我们在贵族工艺所产生的器物上看到了奢华之美和工艺之美,看到了实用与装饰融为一体的楷模。

郭强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