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壬辰年四月廿一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1004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毒胶囊事件引发的瓷砖质量思考
下一篇

  老酸奶、果冻的“明胶疑云”还未澄清,数量众多的不法企业利用皮革废料中的工业明胶生产的“毒胶囊”再次挑战道德的底线。一时间,“毒胶囊”事件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遭到众口一词的口诛笔伐。从新闻报道内容来看,有批评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的,有指责生产企业主黑心的,有检举利益链驱动下的产业链不良交易的,也有感叹法律惩罚不严的。这是继三聚氰氨毒牛奶事件以来的又一次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公众谴责政府有关部门如卫生、食药监、质监、工商等监管不力,一点也不过份。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从中央到地方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严肃处理,罢免了不少官员,甚至有人为此坐牢。如此重压下,理应敲响警钟,可为什么还发生如此严重的毒胶囊事件?为何这么大的监管漏洞,非要到媒体曝光才被发现?在这之前监管部门做了什么?

  若非媒体曝光,民众如何知道?老百姓看病吃药,难免有吃胶囊的药,谁知道吃药同时吃下毒胶囊?有网友感叹:“健康时,吃的一些食品不安全。生病了,吃一些药物也不安全。那我们的安全,究竟哪里去了呢?”老百姓的生命和健康如何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伤害谁来负责?

  工业明胶是用皮革废料提炼的,有一点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东西有毒,这种有毒材料大量使用在药品和食品行业,肯定不是在媒体曝光的这一时间段才发生的,说不定自从有了胶囊药、胶囊保健品、酸奶、果冻、口香糖等产品,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渗入其中。市场需求,利益驱动,使这类生产企业主胆子越来越大,可谓狗胆包天,由渗入一定比例到100%使用工业明胶。这些被“贪嗔痴”三毒完全侵蚀的企业主,已经丧失了“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这种做人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和良知。如此自私自利,谋财害命,不顾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真是黑透了心。这种带着“污浊、卑劣的原型”只打自我损益的小算盘,思想中充满私利私欲的人,种下的是缺德的恶因,也许一时能成功,但最后必然以失败告终,这种人不仅自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社会的谴责,而且连他的子孙后代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笔者看到4月15日央视曝光的江西弋阳县龟峰明胶有限公司用皮革加工工业明胶用来加工药用胶囊的报道,甚是气愤。这不仅是因为这家黑心工厂是笔者生长所在地江西弋阳县的企业,重要的是,这家有着二三十年生产经验的老牌明胶厂,每年生产一千多吨的工业明胶,明知其有毒有害,不能用于药品材料和食品添加剂,但还是大量卖给其下游企业用于加工药用胶囊,真是可恶之极。令笔者疑惑不解的是,这家企业缺德这么多年,居然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好好的,不得不责问那些政府监管部门是如何监管的?这么多年,政府换了好几届了,在此之前,竟然没有一届政府的监管部门发现该企业有任何问题?是基于该企业对地方GDP和税收的贡献,还是监管者收了该企业主的好处,猫鼠一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