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壬辰年三月廿三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1000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给陶瓷釉料的研发者制作者应有的名誉和地位
下一篇

  当人们指数着中国的钧瓷、汝瓷、龙泉瓷等名瓷时,其实就是在赞叹那梦幻般变化的釉色。当人们在使用、欣赏、喜爱那精美的日用陈设艺术瓷时,其实就是在接受或是形似或是神似的艺术造型、釉色、功能三者带给你的享受。人们谈论各个产地陶瓷的特色,其实主要是指在造型、釉色或文化艺术上的差别,如佛山石湾的坤釉、红釉造就了石湾公仔古朴厚重的特色;山东淄博的鸡血红、兔毫釉造就了山东艺术瓷的特色;甘肃平川的黑釉造就了平川黑釉大缸的特色;湖南礼陵的釉下彩也得有其特色的釉料来装扮,等等。

  人类制陶史可上溯万年,但原始瓷的出现却滞后了几千年,个中原由,与先人什么时候学会制釉用釉有关。据考证,中国原始瓷的生产,从商、周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到了东汉,经验的积累、施釉技术的改进、窑炉结构的完善,以及烧成温度的提高,烧成气氛的控制等因素逐步使烧制瓷器的条件成熟。学术界认为中国成熟青瓷的成功烧制应始于东汉晚期。由此可知,中国陶瓷的发展与釉料的发明和制作以及施釉技术的提高密切相关,并且起着非常重要和基础性的促进作用。

  用现代陶瓷的眼光看,釉料的研究和使用还将在陶瓷生产的产品功能开发、低品位原料使用、节能降耗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鼓励釉料学科的发展,发掘各地宝贵的釉料秘密配方与遗产,我以为应给予釉料这个陶瓷的重要领域更多的重视,给有成果有贡献的釉料研发制作者应有的名誉和地位,例如评选中国釉料大师、设计大师等。我反对各种大师评设满天飞,但在一个陶瓷行业中评选工艺美术大师、原料大师、釉料大师、设计大师等还是必要的。

陈 帆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