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6日 辛卯年 冬月廿二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985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读书”与“做砖”
下一篇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

  “读薄”与“读厚”,虽然有着相同点,比如都要聚精会神、一以贯之地读,都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思考着读等等,但终究取向不同、方法不同。从取向上说,“读薄”偏重于求深度,“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

  其实,做瓷砖和读书的道理是相通的,将书“读薄”与将砖“做薄”,都是一桩苦差使。2003年陶瓷产业第一次能源危机,这次危机使得很多陶瓷厂开始重油改煤气,陶瓷企业化危为安了。可微晶玻璃通体板产业却没能脱身,再加上化工原料的暴涨,使得微晶玻璃通体板产业2年内几乎消失殆尽。“做薄”微晶玻璃,将微晶玻璃复合到陶瓷砖上,促成了建筑陶瓷产业的第一次跨越。这次做薄无非是将微晶玻璃的精华“蒸馏”出来,再拓展到陶瓷砖上,不但实现了微晶玻璃的薄也实现了陶瓷砖的“厚”,关键点仍是读懂陶瓷产业的“深度”和“宽度”。2008年以来,陶瓷产业又面临着“低碳”和“环境”压力,再次“读薄”陶瓷这本书。如何读?笔者认为 “做薄”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过滤、不断凝练、不断“蒸馏”的过程,也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只有这般做陶,才能获得“雁过留声”、“水过留痕”的效果,长此以往,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对于传统建筑陶瓷,它的功能无非是装饰的耐久性,而耐久性的根本无非是断裂模数、耐磨性、耐腐性,也就是说在陶瓷砖“做薄”时要提高装饰技术水平,要提高产品本底质量。有幸看到薄陶和蒙娜丽莎两家公司开始在“薄”下功夫,不过“薄”功夫何止瓷砖本身,还有原料车间的粉料加工工艺,去掉“水”干法加工也该启动了,内墙砖的二次烧工艺也该实施“减法”了,窑炉的烧成温度也“降”了,多此一举的“抛光工艺”也是不是该“减”了,实施“柔性”抛法,首先是不是该把磨削量降下来先啊。

  事实上,将瓷砖“做厚”,更能体现陶瓷产业提升的能力,但是要行得“通”。“通”,首先要能够“融会贯通”,将其他装饰材料的特点融汇进来,譬如石材、木材、玻璃等装饰材料的特点,譬如剪纸、雕刻、秋色等工艺技术的优点:其次要能够“触类旁通”。譬如功能性的建材和智能性的建材,功能性的陶瓷产品譬如保温,不厚不行吧,也只有厚了才能起到保温的作用,除此之外的吸声、调湿、抗菌等功能。做厚,不是厚重,而是以陶瓷为载体,厚积创新性的技术,走高技术富集的陶瓷砖路线。

  做“瓷砖”和“读书”一样都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陶瓷砖的厚薄哲理是:资源、能源、环境“减薄”,绿色和创新“增厚”,厚薄之理斐然,望先行者践行之。

韩复兴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