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07日 星期五 庚寅年十二月初四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937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云南手工艺考察散记
下一篇
   十一月底北京已经出现零下的气温,开始冷起来了。我却与几位同事来到了祖国最南端的,有彩云之南、滇池之滨、四季如春之称的昆明。这次南行是对云南昆明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民间工艺的一次考察。为了争取多去几个地方多看些民间工艺,我们一下飞机就直奔昆明滇池南岸的晋宁县。这里有一位叫袁昆林的民间艺人,从其父那传承下了一种称为“乌金走银”的特种工艺。其效果是漆黑的饰面上,镶嵌着细细的银丝,组成了各种图案。黑白对比强烈,但又看起来非常雅致。于是我与袁先生就工艺及制作交流了起来。
  
   袁先生介绍说,这种工艺已有7、8百年了。最早是岳飞的后代创制的,他的曾祖父当时是岳家的学徒。是那个时期学会了这种工艺,并世代传了下来。“‘乌金走银’也叫‘乌铜走银’,是用红铜为原料,经过特殊的化学处理把铜冶炼,根据要制作的器形锻打出各种形状的铜片,錾刻上阴纹,再在阴纹上镶进银丝。然后钣金、焊接成所做的器物造型,经过打磨抛光,再使器物漏铜的部分用手焐,根据时间的延长,就变成了乌黑色,而银线色彩不变。这样就出现了铜银黑白对比的效果。”由于都是祖传的手工艺,从来对具体的工艺配方和具体的制作程序,艺人们都是“保密”的,与人交谈时都是回避的,是“秘而不宣”的。我们也自觉,不去触及这些敏感话题。其实,民间美术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窗户纸,一捅就破”。我问他今年多大了,上过什么学校?他回答说:“46了,只上过小学三年级就不上了。”我接着问:“父亲和爷爷呢?”他说:“没有上过学,都是跟父辈学的。”是的,民间美术的技艺与传承,都是“父传子”,“婆传媳”,且“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袁先生也就是这样把“乌金走银”工艺从父辈手中完全的继承了下来,也没有添加任何创新成分。只是把一些新名词(如“化学处理”)用上了。一起去的几位首饰专业的老师,在东瞧瞧,西望望,摸摸这个,拿拿那个,似乎想在“蛛丝马迹”上发现和寻找秘密。此时,我陷入了沉思。这个工艺效果的确不错。如能把它进行改造,把部分手工艺改成机械工艺,并设计成现代内容、现代形式感,具有时代风格的饰品肯定是不错的品种。也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结束对“乌金走银”工艺的考察,我们第二天就飞到西双版纳。这里的气温比昆明还要暖和些。确切说,是热。我们在宾馆换上T恤等夏天的衣服,就急忙赶到了勐海。这次是考察傣族银饰工艺。在勐海县城附近的一个山寨,我们走访了艺人岩温成的家。可是,使我们失望的是他两年前就不再做银首饰了。连木结构的杆栏式建筑也翻新成砖瓦水泥小楼。他看出我们的失望,于是拿出以前制作的几件手工银饰让我们看和拍照。其实,像这样的成品我们在北京在学校早已见过。来考察,就是想亲自看看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和具体手法。我问岩温成为何不做了?他毫不加思索的回答道:“卖不出去,又不挣钱。这两年不做它了,搞点生意。楼下的车就是做生意后买的。”其实我们的问话都是多余的。事情明摆着么!之后几个与艺人的联系电话,结果都是已经不从事银饰制作了。因此,我们的考察计划也被打乱了。
  
   特别有趣的是,我们去的同事们每看到人家墙上挂着或屋角堆放着的手工制作的工具、家具如鱼篓、竹凳、竹饭桶等等,就爱不释手,总想买走带走。人家总是笑笑的点点头,示意随便。我们面对傣家第三代砖式结构的傣楼,没有一点兴趣。偏偏到处寻找那些陈旧的,破烂不堪的竹楼或木楼材料的傣家杆栏式建筑。当镜头中出现一两所现在砖瓦结构的建筑时,立刻调转镜头或放弃拍照。在基诺山寨考察时,寨中导游小伙子阿南对我说:“我真希望住上第三代或第四代建筑,搬出原来的木屋。地面上铺上光滑滑的瓷砖,卫生间里四壁都是亮亮的瓷砖。室内有落地的大玻璃窗户,有明亮豪华的吊灯……”他一边走一边继续描绘着。这真是钱老《围城》的现代版:城里人向往农村田园般的生活;农村(山寨)人憧憬都市现代化式的生活。我在寻找你的过去,你在重复我的现在……
  
   手工艺产生于民间,起源于实用的制作。最初只是为了自己的生活需要。而且都是采用唾手可得的天然材料制作生活用器物。工艺也就是在制作过程中,对材料的掌握与运用,对造型的理解制作所采用的技巧等逐步形成的。手工艺就是在实用性这个最根本的目的与特点支配下,才延续至今。然而,手工艺在现代生活中面临消亡,其主要原因是它的实用性被更符合实用性的其它材料与工艺的器物所替代。这是事实。近代产业革命使手工艺受到影响,勃然兴起的机械工业带来的残酷压迫、设施的庞大规模、大量的产品与低廉的价格,基本上摧毁了手工艺。而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后代离开故乡的事实,也使手工艺的创造者生产者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自己一直赖以生存的手艺。手工艺在向我们告别。
  
   我们虽然缅怀传统的优秀的手工艺,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与其做承传传统手工艺的梦想,不如去做些实际的工作。即,思考如何继承传统中的精华,并适应现代化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形式,开发设计具有时代特征,又有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的现代产品。不要总想把手工艺者及他们所生存的环境推向过去,要切身的考虑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向往。
郭强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