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农历庚寅年六月十九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914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我的马赛克研究 (二)
下一篇

郭 强

  正像前文所述,把对马赛克的研究锁定在“方拼”工艺上,出发点就是考虑作品向产品(商品)的可复制性和批量化生产。实现自己多年的“艺术生活化,作品产品化”的设计理念。然而,“方拼”的确可以产品化,但在艺术化的实现上又确有难度。“剪拼”工艺大多是在复制绘画作品,或根据绘画稿、设计稿进行材料化与工艺化。“方拼”工艺对绘画作品或绘画性设计稿的复制就很难了。首先,“方拼”是用一块块规整的方形(或菱形、多边形等)拼摆,对画面的自由曲线、不规则形和碎小的局部细节,没法“再现”。这就要采取与“剪拼”工艺不同的创作和设计手法,并找到“方拼”马赛克镶嵌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

  我在“方拼”马赛克镶嵌艺术研究中,首先在立足于“方拼”工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方拼”工艺表现图形(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的最大可能性,即最大限度的表现力。最终总结出“方拼”工艺表现图形的几点途径和方法。研究重点中的重点是对“形”与“色”的表现力。认为“形”的实现一是依赖于马赛克颗粒的大小组成,二是依赖于观者的“视觉调和”;认为“色”的实现一是依赖于色彩的并置(包括对比、过渡、融合等),二是依赖于观者的“视觉混合”。我们听过绘画透视学中的“远树无枝”、“远人无目”吧,我们也听说过色彩透视中的“远看色彩近看花”吧,即远处的“形”是看不出细节的。这就是中国绘画史上“米家山水”风格形成的理论基础。我们听说过色彩“三原色”原理吧,即无数种颜色都是三种颜色(红黄蓝)调出来的。然而这种调和既可以用色与色的直接混合,也可通过“视觉的混合”。西方绘画史上的“点彩派”和近现代的彩色印刷制版工艺,就是发现了“视觉混合”这种现象,把不同色彩倾向的色彩点并置在一起,通过观者的视觉去“调和”(混合)。不管是表现“形”还是“色”,“视觉混合”都需要观者与被观物保持一定的距离。而马赛克镶嵌艺术也正符合这一原则。因此,马赛克镶嵌作品中马赛克颗粒大小的组成和马赛克镶嵌作品与观者的距离,就成为“方拼”马赛克镶嵌作品表现力的关键因素。

  由于“方拼”工艺生产“简单”,那重要的就是设计了。我在“方拼”马赛克设计研究课题中,分为“抽象图形”(矢量图)设计研究和“具象图形”(位图)设计研究两个方向。“方拼”工艺对“抽象图形”(矢量图)比较好表现,因为方块马赛克的排列本身就是抽象图形中几何图形的基本单位。因此对抽象图形中“形”的再现较容易,可以通过选择马赛克颗粒大小,选择马赛克基础形状(如方形、菱形、六边形等)和排列形式(方形垂直交叉排列,菱形45度倾斜排列,六边形蜂巢状排列,圆形垂直交叉、倾斜交叉、错位交叉排列)等等方式解决。抽象图形表现力的重点是对“色彩肌理”的形成上。所谓的“色彩肌理”就是一种色彩倾向不是用单一的色彩马赛克排列,而是用多色的马赛克排列,达到既有色彩统一的大效果又有色彩冷暖明度等差别而形成的“色彩肌理”质感。马赛克的材料有多种,有陶瓷、玻璃、石材、金属、贝壳、椰壳等等。不仅色彩丰富更重要的是材料的质地、纹理所形成的“色彩肌理”质感,是马赛克镶嵌艺术的亮点之一。所以马赛克表现抽象图形的设计重点在于“色彩肌理”的形成上。

郭 强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