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壬辰年二月初十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994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狼天已死,羊地当立
下一篇

  近期,湖南长沙、衡阳两地陶瓷卖场相继发生打砸事件,本报上期对此有较为详细的报道。恶性暴力事件的滋生,反映出目前终端市场惨烈竞争的态势。陶瓷行业一度成为高利润行业,让很多人稀里糊涂就成为富翁。但如今,市场像害了瘟疫一般萎靡不振,走访各大陶瓷卖场可以明显感到一片肃杀和萧条。当整体市场举步维艰时,厂商相互间疯狂的厮杀,赤裸地用低价去争夺每一片市场,处于终端的经销商对于其间云诡波谲的变化自然有更多体认,冲突往往也由他们开始。

  恶性竞争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症候,就是重手段轻诚信,重目的轻道德,重竞争轻规则,重业绩轻人权,重权威轻管理,认定“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是市场天然状态,贪婪是人的本性,攫取是资本的使命。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就是存在着一些如同蝗虫一般的企业或个人,他们吞噬与污染着行业的前景,破坏均衡、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

  但我在这里不是想谈市场的话题,而是想透过这种好勇斗狠的事件,看到究竟是怎样的社会心理在作祟?我想谈更为宏观和抽象的命题:在竞争无远弗届的世代,我们如何确立进取的方向与法则?如何在市场规则的建立、企业文化的重塑、社会价值的选择方面植根一套演化的逻辑?

  主流文化对竞争的过分鼓吹,“狼”成为这种精神的一个时髦的图腾。2004年《狼图腾》一书横空出世以来,以狼为符号、图腾、宗旨的企业文化甚至社会文化也大行其道,可谓遍地狼嚎。从某种意义上讲,狼文化有助于中国人释放被压抑了几千年的商业能量,有助于在现代商战中保持亢奋和激情。

  在丛林法则主导的竞争格局之下,“狼文化”几乎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狼性法则》、《狼图腾》成为经典教材。洞明世事的达官贵人,左手握着《三十六计》,右手捧着《厚黑学》。但高举“狼文化”的旗帜,其弊病同样显而易见,体现在市场秩序上,就是不守规则、缺乏诚信,破坏均衡、欺瞒客户;体现在企业管理上,就是决策主观、治理粗暴,强力灌输、奴性执行;体现在企业家精神上,就是予取予求、贪婪放纵,缺乏公益、不思回报。

  因此,市场上恶性的暴力事件,公司里频发的“过劳死”现象,商业法则始终难以建立,潜规则依然当道,狼文化在社会上产生的恶果早已罄竹难书,畸形错位的价值观让整个社会处于一种迷茫、纠结、焦虑、暴戾的状态中不能自拔。

  大自然中,与狼相对的是羊。与张扬欲望相对的,是尊崇美善。按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狼比羊更凶狠、更强大,也因此更适合生存与发展,而且,狼一胎能生五六头狼崽,羊一胎却只能生一头羊,但事实上,显然弱小的羊比狼繁衍得更快,数量上远远超过狼。弱小的反倒得以保全,凶狠的倒是濒临灭绝,这是上帝给进化论开了一个玩笑。

  羊大为美。汉字中很多美好的字眼都以羊字作为部首或偏旁,如“善、美、祥、鲜”等。在西方《圣经》中,羊更被看着是神圣和伟大的象征。不过,美好的事物往往被我们误认为是软弱的,进而使我们忽略了美好最初的本质。须知,爱和良善的力量,远胜于强制和武力。

  不按牌理出牌,人家也许就不跟你玩牌了。社会应该呼吁的是羊文化。羊文化在市场上表现为顺服规则、客户至上、诚信与爱,共拓海阔天空;在管理上,强调服务式领导、工作与生命信仰的一致,用生命活出执行力;表现在企业家精神上则是尽力挣钱、尽力省钱、尽力捐钱的天职精神。总的来说,狼文化致力破坏,羊文化推崇恢复,狼文化追求暴力,羊文化顺服良善,狼文化带来恶果,羊文化达成和谐。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世界上没有一家卓越的企业会将疯狂地攫取利益作为最高宗旨,而往往更强调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与社会责任。如三叶钢琴的“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麦氏咖啡的“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摩托罗拉的“保守高尚的道德,对人永远的尊重”等,企业的核心理念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的价值观。

  中国企业目前是狼性太盛,遍地狼嚎。一个温情的、良善的、有规则的市场,必得来自羊文化的哺育。狼天已死,羊地当立,倘若企业仍不情愿面对,而要抱守狼图腾,那么我再一分为二,略作归纳:创业狼图腾,守成羊文化;精神狼图腾,规则羊文化。执行狼文化,管理羊文化。

杜 均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