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 壬辰年 正月十二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990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共同支持中国陶瓷板材的研制开发
下一篇

  用陶瓷原料使用通常运用的陶瓷生产工艺技术做成大块的陶瓷板至少有50年以上的历史,但当时并没有陶瓷板确切的定义。闻名的景德镇瓷板画就是将画画在陶瓷板上。有一次我到访佛山大鸿制釉公司本部,在门厅上就见到一辐精美的梅花瓷板画。说明“陶瓷板”不论国内外自古有之,只是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中国大规格建筑陶瓷瓷质薄板的生产并成为一个全新产品走向产业化,应自2008年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第一条陶瓷板生产线投产成功算起。此后2009年制订、公布了产品的国家“标准”和建设部的“应用技术规程”部颁标准,以及若干应用图册。至此,一个新产品推向市场所需的标准、应用规范等便算基本齐全了。在公布实施的文件中对产品的名字有清楚的界定,何谓陶瓷板材。其中关键内容就是用传统的陶瓷原料和工艺生产的产品,厚度不大于6毫米、面积不小于1.62平方米、吸水率小于0.5%的板状产品称为瓷质陶瓷薄板。2011年对“规程”作增补时,为了将“板”和“砖”更明白地区分,定义术语中加了一句,“产品的任一单边长度不得小于900毫米”。

  为了中国“陶瓷板”事业开发,许多陶瓷人作出极大努力和贡献。为此,我就板与砖的许多问题也在“视点”、“论坛”等不同场合多次发表意见。因为我认为将“陶瓷板”和“陶瓷砖”分开,对中国建筑陶瓷的未来发展十分有好处。

  本视点再次在此说事,一是前些时候有些人为了某种利益曾搞了一次混淆是非之事,好在现在平息了;二是现在还有一些陶瓷媒体的文章还是将“陶瓷薄砖”当成板来说事。希望媒体多些学习和严格稿件的审查把关,也望企业科技人员尊重国家公布了的文件,是板是砖要分开,不要将达不到板要求的砖硬说成是板,这样做对企业对个人对行业都没有好处。

陈 帆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