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农历己丑年十月十一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881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温州西山: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下一篇

  有一种历史,让我们永远不能忘怀。

  温州西山瓷器厂,在陶瓷行业不少人的心目中,那是一个值得顶礼膜拜的圣地。

  11月下旬的一天,顶着2009年提早到来的第一场寒潮,记者赶赴温州,试图去追缅一段历史,找回一份被淡忘的记忆。傍晚时分,在纷纷淋淋的冷雨之中,置身于车水马龙的西山路,耳旁充斥着的是市廛的喧嚣。西山厂那段辉煌的历史,似很近,却又异常遥远,似乎已湮没在了历史尘埃中,却又有回声在耳畔轰鸣。

  在公开的可以考据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清晰的脉络:1939年,温州人吴百亨创办西山瓷器厂;1943年,我国第一块“西山牌”陶瓷釉面砖诞生,就此拉开我国建筑陶瓷工业的序幕;解放后,工厂公私合营,更名为西山窑业厂;1959年1月,西山窑业厂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并成立了西山陶瓷工业公司;1961年,西陶公司改称西山陶瓷厂。

  郑金汉,现任温州市陶瓷工业协会秘书长,之前曾担任过西山面砖厂的技术副厂长。讲起西山厂的历史时,他不胜感慨:“当时有一句话来形容西山厂,‘五十年代独此一家,六十年代全面开花’。1958年首都的十大建筑全都采用了西山的产品。当时陶瓷釉面砖的行业最高标准就是西山标准,当时西山厂的工业比重占到温州的四分之一。全国各大陶瓷产区釉面砖生产线上马之前,都要派人到温州取经。”

  作为中国现代建筑陶瓷的发祥地,西山厂在陶瓷行业中的历史地位就此奠定。在改革开放以后,西山厂也迎来了她的第二个鼎盛时期。1993年,香港一家名为友联的公司看中西山厂的品牌优势,投资900万美元,创建“西联”,西山厂也华丽转身,披上了在当时看上去很时髦的合资企业的外衣。

  1995年11月7日,被誉为亚洲之最的北京西客站胜利竣工。在180家陶瓷企业的竞争中,“西联”的仿花岗石外墙砖成功夺标,这让“西联”声誉如日中天,成为行业内的标杆型的企业。此时,公司的产品不仅出口香港,还远销泰国、新加坡、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

  但好光景不长,繁华过后是落寞。当年国内发生的几起楼房外墙砖脱落砸伤人的事件,经新闻媒体披露后,让外墙砖在建材行业中迅速“失宠”,而建筑涂料广受青睐。此时,被经济学家称为“小狗经济”的温州的民营经济开始迅速崛起,大量作坊式的陶瓷厂涌现,让身为“斑马级”的“西联”穷于应付,——与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相比,“西联”并不具备成本优势。可以说,产品线的单一,研发水平的滞后,危机攻关意识的薄弱,让“西联”从此告别巅峰步入多事之秋。至2006年3月全面停产,“西山”这个名噪一时的建陶品牌,正式退出江湖。

  “太可惜了,创出这个牌子不容易啊。”包括郑金汉秘书长在内,没有人不为这段历史叹惋的。其实,西山厂的一部企业史,也正是温州的陶瓷产业史的缩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身处改革的前沿,温州的陶瓷产业也像命途多舛的西山厂一样,经历了不少起起落落和风风雨雨。

  改革开放后,温州的乡镇企业崛起很快,平地里一下子冒出了900多条陶瓷生产线。温州机场所处的永强县,是当时的一个产陶大区。但由于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大多是老式窑炉,不仅能耗大,而且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当时国务院、省政府曾多次批复,要求温州市限期治理永强片陶瓷窑炉的煤烟污染,以确保温州机场飞行安全。这给温州乡镇陶瓷工业带来致命打击。在之后的几个月中,温州先后拆除了143家陶瓷厂的235条窑炉,大量陶瓷企业被迫停产。

  到2000年,温州陶瓷厂又恢复到80多家陶瓷企业的规模。这些企业开始采用辊道窑、喷雾塔、压机,产品仍以釉面砖为主,在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但接下来,随着对环保要求的升级,政府又开始对煤气发生炉进行整治,接着又重拳出击,展开对矽肺等职业病的专项整治工作。在这种严厉的高压态势下,到2003年,温州的陶瓷产业又开始走下坡路。不少过不了关的企业或外迁,或转产,保留下来的只有二十几家企业。

  “原来我们协会是很红火的,会员单位都有一百多个,现在只有二十几个了。”郑金汉秘书长颇感无奈。协会是要为企业代言的,但是政府根本就不喜欢高污染高能耗的陶瓷企业,他们也没有办法。

  但温州的陶瓷产业并没有就此沉沦。有太阳的地方就有温州人。作为中国的吉普赛人,温州的陶瓷老板在阵痛中寻求突围。不少企业告别了温州这个青瓷的故乡,背井离乡到远方去寻找梦想和希望。从温州企业的转移路径上来看,除去少数的几个省区,温州的陶瓷企业遍布大江南北,甚至于走出了国门,到了如伊朗、乌孜别克斯坦这些国家。

  在温州,记者特意走访了亚泰陶瓷。作为温州最有代表性陶瓷企业,亚泰近一两年的扩张速度很快。在湖北的宜昌、当阳,在湖南的岳阳都有他们的生产基地。而亚泰的总经理王平,也是从西山厂走出来的。当时的西山厂,俨然也是温州陶瓷业的一所“黄埔军校”。

  西山面砖,是铺贴在近代中国陶瓷史上永不褪色的记忆,也是定格在人们心灵深处不能忘却的一份珍藏。当记者徜徉在西山厂的旧日厂房前面,尽管相隔了许多历史的烟尘,但似乎仍能依稀看到先驱者开拓的背影,也能听到他们厚重的呼吸。

孙春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