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农历庚寅年九月初一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924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无法填补的宗教信仰缺失
下一篇

  当前,只要一谈起社会问题,人们总会将其归结为中国人心灵空虚、缺乏信仰。此话说久了听多了,以前还很踏实的心便真变得有些空虚了,而在追寻信仰的过程中,甚至对信仰形式的崇拜超过了信仰的本质,思维反而变得更混沌,难道我们真的没有信仰了吗?

  大凡谈论信仰,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宗教信仰。然而,我们这些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从小接受的是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并将宗教信仰一概视为迷信,几十年过去了,共产主义依然遥不可及,我们仍停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对未来产生了迷茫。以笔者本人为例,从小学到大学,学的基本是自然科学,因而形成了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后因撰写博士论文的需要,笔者在阅览海量的资料时,对心理学、哲学等社科类的书籍萌发了极大兴趣,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才感受到人文科学这另一个世界的精彩。每当别人称我为儒商时,常常感到惭愧,因为笔者从小根本没有系统学习过《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不知信仰的缺失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

  我在反思中发现,单一的自然科学教育已经让自己的思维充满了理性主义色彩,总喜欢用“科学道理”去阐释一切。当我学习管理学时,是把管理当一门应用技术,和我的陶瓷机械专业一样充满了力学模型与函数方程。当我为了寻找信仰去学习圣严法师的《佛教入门》时,也会用科学的思维来解释释迦摩尼为何能修成正果,如何打坐修炼成佛。当我参观游览寺庙的时候,内心虽然对神灵、神像产生敬仰,却无法逾越内心强大的理性思想去拈香跪拜,只是静静的肃立一旁,捐些香火钱,但女儿随行时,我总会要求她去烧香拜佛。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风水。但以我以往所受的教育看来,总觉得风水和封建迷信是脱不了干系的。后来我们企业在全国各地开展设计师沙龙,多次邀请亚太著名风水大师虚一子老先生亲临现场讲授家居的风水与和谐,反响非常强烈,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听虚大师的课达六遍之后,我才发现风水其实蕴含了非常多的科学道理,风水本身就是一门很科学的学问。深究起来,其实我对风水的认可,也是基于风水的科学性,始终是一种自然科学的立场。也许,我们这一代“自然科学人”的宗教信仰缺失将永远无法填补了。

  虽然无法建立宗教信仰,但在探寻中也让我慢慢懂得,宗教是人类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而信仰则是一种精神寄托。今天不少中国人不相信永生,也不相信轮回,当然更不相信构建在此基础上的信仰。于是乎正如歌中所唱:“人生就是一场梦,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总得去享受,于是人人都拼命博取功名利禄。但酒足饭饱后,精神还是空洞的,拥有的一切财富终究只是过眼云烟,何处才是我们的精神国度呢?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经营企业近二十年,欧神诺品牌的出发点历经了最初的产品研发到空间配套再到倡导生活方式,随着追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再往下该如何走?最终是否要追寻到生命的终极意义?这些疑问缠绕心灵多年,这是否亦因信仰缺失所致呢?

  幸好我还喜欢读书,总期望通过读书、写书充实人生,填补信仰,尽管还是会时常感到不够充实。在满足自己的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多为他人着想,这便是我最朴素的精神追求吧。历经无数风雨险阻的磨砺,又身处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辐射力之下,我们在骨子里都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随着年岁渐增,我也愈发相信先贤哲人一些充满人生智慧的“老话”,譬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并以此来解释和引导自己的人生追求,但这其实是以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皈依来代替宗教信仰。归根结底,“佛道儒”三教合一的中国文化一直强调的就是自我修行,从未给中国人树立一个值得敬畏和崇拜的上帝形象。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西方人有着天壤之别。

  正因如此,我们不相信冥冥之中有个上帝在看着自己,于是我们活在世界上的时候眼睛总是往前看(子孙),往后看(祖先),往左右两边看(当下社会)。我们一生所做的一切都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整个的人生价值也都寄托在别人的唇舌之间。每当遭遇到世间不平之事时,我就会用“我又不是上帝,为什么由我来惩罚他”来让自己释怀。这种对于宗教信仰的实用主义行为,是当下人们普遍的做法。

  在信仰严重缺失、思想极度混乱的当今之世,已经不存在一种既定的、权威的人生模式,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未定之数,因而不得不在独立的思考和探索之中,去寻找一种信仰,一剂可以填补心灵空洞的良药。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一方面是不知道该如何改变用自然科学的思维去看待宗教信仰的习惯;另一方面,在当今社会中,又有谁能真正指引我们去探寻人生的真谛呢?可悲的是,李洪志、李一道长们的故事正在我们身边不断发生,掌握着人生真知的真人却无处寻觅。

  止笔之际,我正在阅读斯米克李董赠送的他师父南怀瑾大师的著作,在一知半解、半信半疑之中,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但自己的内心深处仍不免用所谓科学的标准,有选择地吸取自身所需的养分。而具有普世价值的宗教信仰,对于我们这一辈人来说,也许是一种永远无法填补的缺失了。

鲍杰军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