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农历己丑年十月廿五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883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读图时代的文学伤痕
下一篇

  时下,翻开报纸、杂志,发现图片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版面被冲击得支离破碎。文字让位图片,成为图片的附属,已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有媒体甚至认为“一图胜千言”。

  最可怕的是,这种趋势正在由娱乐、休闲媒体等向纯文学蔓延,它们开始投其所好,试图通过更多的插图和漫画,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在一些人看来,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阅读时间不断被挤压,读图时代已经到来。

  不能说图片不重要,但以图片取代文字,认为“图片越多越好,图片越大越好”,却是一大误区。文字是最好的图片,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对外表示:文章第一、雕塑第二、木刻第三、绘画第四。

  黄永玉诗词书画、木刻雕塑无所不精,有“鬼才”之称。人们可能更偏向了解他的绘画,但他的文字同样优美,在他的小说《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以及散文《太阳下的风景》中,读者能从他优美而带有原生态的语言中,感受文字的魔力,这种语言艺术的快感与震撼,胜过任何图画。即使在他的绘画集《罐斋杂记》,文字所扮演的角色依然重要,它不仅仅是为了说明和诠释图片,而是起到了让绘画争辉的作用。有评论家认为,单若就《罐斋杂记》,文字比绘画更见功力。比如,他给萤火虫配的题记:一个提灯的遗老,在野地搜寻失落的记忆。短短十余个字,就是一幅让人回味无穷的画卷,这样的文字,读者永远会嫌少。

  不少作家抱怨,自己的文字经常会被一些媒体“阉割”,删得面目全非,而文中的配图却纯粹是为了点缀,实际意义并不大。

  文学与绘画渊源颇深,在古代,一个优秀的画家同时必定也是文人、书法家,一幅好画,题字便是画龙点睛,作词必定语出惊人。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工诗善画,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但王维的成就,最主要还是在文学上。其代表作《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每一句都是一幅唯美绝伦的画,这些画面随读者的想象而丰富与丰满。

  著名作家汪曾祺在《林斤澜的矮凳桥》中认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其含义包括“语言即内容”、“语言即文化”、“语言即风格”等不同认知度,可见语言的重要性。在汪曾祺看来,“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以他的小说《受戒》、《大淖记事》为例,透过清新自然的语言,读者感受到的是一幅明丽的画卷。

  不仅媒体在“歧视”文字,作家也是如此,他们在小说中大量穿插图片。在他们看来,“读图时代”是文学的宿命,这种趋势不可逆转。但笔者以为,这是作家对文字越来越不自信的表现。汪曾祺曾经批评过何立伟,说他放着好好的文章不写,非得去搞什么漫画创作。汪老的意思大概是,何立伟有些不务正业。遗憾的是何立伟并未把这位前辈的忠言装进心里去,而是嘲笑汪老不合节拍。他曾在一次讲座上对大学学子表示,“商业时代靠文字赚钱很难,而我随手勾一幅漫画,就可以抵上好几篇文章。” 但现在看来,不得不承认汪曾祺批评是有道理的,何立伟的漫画并未搞出成绩,倒是文学作品质量大不如前。何立伟早期写出了不少好的作品,包括入选中学课本的《白色鸟》(曾经荣获1984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写得优美、诗意。而最近几年,他给人的感觉是,其诗意的语言能力正在逐渐散失。

  对图片意义的夸大,文字上的不自信,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自轻自贱,这股风气正在蔓延,已经对文学构成了严重的冲击和腐蚀,让文字的纯洁性和尊严受到了挑战。不扭转目前这种错误的观念,文学将会变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

徐上峰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