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2日 农历己丑年十二月初八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889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西山面砖:温州的骄傲
下一篇

  作为中国第一块釉面砖的诞生地,温州的陶瓷生产历史十分悠久。

  翻开《中国陶瓷史》,可以看到对温州陶瓷发展历史的概括:“瓯越在浙江温州,所造之青瓷,精美坚致,为后世青色釉之始祖。”而温州简称瓯,“瓯’字从“瓦”,这也说明温州烧制瓷器的历史很长。温州瓷窑即瓯窑,在我国的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有资料表明,温州古瓷窑创烧于东汉,结束于元代,制瓷历史长达1300多年。以青瓷和黑瓷最负盛名。明代开始,由于江西景德镇五彩瓷的兴起,温州的瓷器生产才逐渐走向衰落。

  抗战时期,温州民族资本家吴百亨立志创办陶瓷工业。1937年,他派人去江西景德镇学习,并对水嘉、瑞安、青田等县瓷土矿进行调查。1939年,吴百亨在西山建成西山瓷器厂,并成功地生产了电气用瓷、日用陶瓷、化工医药用瓷,以后又生产了耐火砖、瓷砖、陶瓷锦砖等多种产品,受到社会欢迎。

  西山瓷器厂是我国最早生产釉面砖、陶瓷锦砖 (马赛克)的企业之一。它的诞生,揭开了我国建筑陶瓷工业的序幕。吴百亨先生还将商标定为“西山牌”,并登记注册。此后,“西山牌”建筑陶瓷开始崭露头角,知名度不断扩大。 当时,该厂从业人员最多时达300多人,建筑陶瓷除销国内各大埠外,还远销菲律宾、南洋等地。后来。釉面砖和马赛克还销往五大洲。

  1941年“4·19”事变,西山窑场附近曾遭敌机轰炸。1942年“7·11”事变,曾一度被窜扰而停产受损,幸职工及重要物资早巳疏散得保安全,不久即复工。1944年“9·9”事变,停工9个月,损失较巨。抗战胜利后,吴百亨即增添设备,扩大生产,职工人数达到 450人,主要生产釉面砖、铺地砖、菜盘、电瓷等,最盛时期每月出7窑。1945年,西山瓷器厂更名为西山窑业厂。但不久由于受金圆券贬值影响,高利贷剥削损失,资金枯竭,企业一蹶不振。1949年4月因负债过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吴百登报宣告破产。

  1949年5月,温州解放,人民政府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等政策,首先调拨一批物资支援西山窑业厂,救济和维持工人生活,并在税收等经济政策方面给予特殊照顾,使工厂迅速开工生产。1950年8月,组织职工生产自救,参加的老职工有60多人,当年底情况即有好转。至1951年 8月,职工增至140人。

  1951年9月,温州市人民政府投资13万元,实行公私合营,解决了吴百亨的债务问题。企业转变生产方针,致力于面砖、陶瓷锦砖、菜盘的生产,面貌大为改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职工增至1512人。从此,温州陶瓷工业开始了划时代的发展新里程。

  1955年,国家拨款建立釉面砖生产线,建立了面砖车间,同年,釉面砖产量达15,6万平方米,为 1950年产量的60.8倍。此后,产量逐年增加。

  1959年1月,西山窑业厂改变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成立地方国营温州面砖厂、地砖厂、日陶厂,归属西山陶瓷工业公司领导,职工发展到4389人。不久,又建立了陶瓷科学研究所。1961年,西陶公司改称西山陶瓷厂,以西山面砖厂为主。

  五十年代,温州陶瓷企业技术革新相当活跃,并结出了累累硕果。1953~1955年连续取得三项科技革新的重大突破。第一项是联合操作法,解决了面砖手工压坯而造成的质量问题。第二项是喷釉机,改变了原先面砖一片一片地搪釉旧工艺,提高了工效。至今,西山厂五十年代发明的喷釉机仍在全国各地面砖厂使用。第三项是研制成功石灰质蜡石型的面砖配方,提高了釉面砖的质量。

  当时,全国生产釉面砖的唯独温州一家,国内釉面砖生产的一整套技术工艺,一系列技术准备和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标准等,最初都是在温州形成的。全国几大陶瓷厂釉面砖生产线上马之前,都派人到温州实习。

  在改革开放以后,西山厂也迎来第二个鼎盛时期。1993年,香港一家名为友联的公司看中西山厂的品牌优势,投资900万美元,创建“西联”,西山厂正式成为一家合资企业。

  1995年11月7日,被誉为亚洲之最的北京西客站胜利竣工。在180家陶瓷企业的竞争中,“西联”的仿花岗石外墙砖成功夺标,这让“西联”声誉如日中天,成为行业内的标杆型的企业。此时,公司的产品不仅出口香港,还远销泰国、新加坡、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

  但好景不长。当年国内发生的几起楼房外墙砖脱落砸伤人的事件,经新闻媒体披露后,让外墙砖在建材行业中迅速“失宠”,而建筑涂料广受青睐。再加上此时温州的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大量作坊式的陶瓷厂涌现,与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相比,“西联”并不具备成本优势。可以说,产品线的单一,研发水平的滞后,危机攻关意识的薄弱,让“西联”走向衰落。至2006年3月全面停产,“西山”这个建陶品牌,正式退出江湖。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