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5日 星期五 农历庚寅年正月二十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893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解读淄博“淘瓷阁”
下一篇

  刘连民酷爱现代瓷器收藏,他把自己的居室取名“淘瓷阁”。日前,还将藏瓷拍摄编印,书名《淘瓷阁》。

  刘连民就职于第四砂轮厂,并非陶瓷行业员工,但他的陶瓷情结超过陶瓷行业一般员工,他的陶瓷艺术品收藏知识极为丰厚,这曾让我不解,当拜读了他的《淘瓷阁》,才有所感悟。

  《淘瓷阁》选录了刘连民藏瓷图片190件(套)。其中,170件为淄博陶瓷作品。有瓶、罐、壶、盘、碗、洗,还有人物、动物雕塑及陶艺作品。多为上世纪50~80年代淄博陶瓷艺术大师所创作。藏瓷中,各种釉种品色纷繁、绚丽,光彩照人。有茶叶末釉、雨点釉、蓝钧釉、花釉、鲁花釉、孔雀翠釉、鸡血红釉、兔毫釉、结晶釉、立粉彩陶、电光彩釉、玳瑁釉、大红釉、祭红釉、红金晶釉、豇豆红釉、钒钛黑瓷、金星釉、油青釉、棕无光釉、高温琉璃彩釉,皆为久负盛名的经典釉色。藏瓷中,各种造型丰富、独特。以瓶为例,有依形而制的龙耳瓶、双螭耳瓶、寿带瓶、三龙瓶、元宝耳瓶、象耳瓶、长颈瓶、柳叶瓶、鱼耳瓶、荸荠瓶、鱼尾瓶、棒棰瓶等;有取意而构的方瓶、人形瓶、玉壶春瓶、梅瓶、鸳鸯瓶、天球瓶等。藏瓷中,装饰手法形式多样,有先彩绘后罩釉烧成的釉下彩绘,如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也有先施釉烧成再在釉表彩绘并低温烧烤的釉上彩,如粉彩、新彩。

  收藏是一种兴趣。从上世纪70年代,刘连民在工作之余开始“淘”瓷,40年坚持不懈,是因为他对陶瓷有着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着深刻的人文情怀。通过收藏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愉悦身心,增加生活情趣。

  收藏更是一种关注。淄博是我国陶瓷主产区之一,是中国陶瓷名城。因陶瓷而自豪的不仅是淄博陶瓷行业的员工,而是420万淄博人民。有人说,不喜欢陶瓷,不能算是真正的淄博人。以喜爱陶瓷为豪的淄博人民,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淄博陶瓷的发展变化,刘连民是其中的代表。记得我市有一位资深的陶瓷艺术家,组建自己的陶瓷艺术馆时,未能找到自己在上世纪70年代的代表作品兔毫釉浮雕龙盘。在刘连民的藏品中,我们却发现了这一珍品。从他的藏品中可以看出淄博陶瓷艺术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发展脉络。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50年代,陶瓷工业恢复性建设,淄博的各种传统艺术技法也得到了恢复性发展。如名贵釉种茶叶末釉、雨点釉产品,无论品种还是产量都大幅度增长。二是60年代,陶瓷工业条件逐步改善,淄博学习外产区的艺术形式和技法,研制成功具有山东特点有釉下青花瓷,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用瓷。还研制成功了深黄、柠檬黄、蓝绿、苹果绿、绵青、粉红等单色釉和多种上黑釉系花釉、结晶釉。三是70年代,陶瓷技术不断进步,淄博的专业科研单位,研究发掘出一批中国历史上的名贵釉种,如兔毫、蓝钧、鹧鸪斑、虎皮、豹花、红金晶、金星、鱼子蓝、鸡血红等,形成了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四是,80年代,淄博陶瓷艺术开始从以釉面装饰为主,转为提高陶瓷材质档次为主,开始了陶瓷艺术的全面创新。先后研制成功滑石瓷、高长石质精细瓷、高石英瓷等陶瓷新材质,使淄博陶瓷在产品档次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还兴起了刻瓷艺术等多种艺术新形式。从刘连民的陶瓷收藏集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淄博陶瓷艺术的这条发展主线,成为淄博陶瓷艺术40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司书长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