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农历庚寅年五月十四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909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河南省陶瓷玻璃企业节能减排会议嘉宾观点摘要
下一篇

本报河南站记者 耿强 陆玉兰

 

  河南省工信厅节能综合处副处长  王光华

  河南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河南省工信厅节能综合处副处长王光华向大会通报了河南节能减排情况及任务。他说,“十一五”前4年,河南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了17.03%,比全国水平多下降2.65%,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83.7%,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污染物排放目标。但是,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河南经济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工业生产大幅回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强势增长,节能减排、降耗压力越来越大,河南省工业节能减排形势异常严峻。2009年,工业能源消费量占河南总能源消费的81.5%。建筑和有色金属能耗不降反增,节能减排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针对这些问题,王光华提出了加大高耗能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严格落实差别电价政策;严格控制“两高”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暂缓审批双高和产能过剩项目,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开展能耗限额执行专项检查;制定重点行业、企业能耗标准;引进、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扶持力度等应对措施。

  河南省陶瓷玻璃管理协会会长  王爱纯

  河南陶瓷节能减排的重点是做出精品

  河南省陶瓷玻璃管理协会会长王爱纯,就河南省玻璃、陶瓷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简要汇报。河南陶瓷玻璃行业整体规模位居全国第五位,但存在高能耗,低产出等问题,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迫在眉睫。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首先要正确理解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及标准,比如国家节能减排的标准是万元GDP的碳排放量,不是指一件产品,或者多少重量,它要求的是企业要做一些精品出来,产品要升级。河南节能减排的重点就是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档次,做出精品。

  针对如何做出精品的问题,王爱纯认为,首先要加强产区与产区,企业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在交流中寻找差距、扬长避短。她说,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就做不好自己的工作。一个企业也一样,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也就迷失了发展的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沟通、扩大交流、相互学习、扬长避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次,调整产业结构。“河南的艺术陶瓷,就要求你要做出文化来,做出精品来,而不应该是低价值的批量生产。河南陶瓷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再次,河南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她说,发展陶瓷,河南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区域优势,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全省1亿多人口,辐射周边省份3亿多人口,是一个很大消费市场,全国很多知名陶瓷生产企业都愿意来河南建厂。另外,河南具有能源,劳动力、交通、原材料、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如何把这些资源利用好,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做很多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协会三位一体,齐心协力,共同促进河南陶瓷的发展。她相信经过这些年的积累,河南陶瓷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发展条件,在不久的将来河南陶瓷必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令可

  河南陶瓷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在15日下午召开的陶瓷企业节能减排专题会议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令可向大会作了《从“十一五”能源核查看陶瓷工业的节能技术》的报告。我国陶瓷产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但总体上存在产品档次较低、能耗较高、资源消耗大、综合利用率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目前,我国陶瓷工业的能源利用率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率一般高达50%以上,美国达57%,而我国仅达到28%~30%。国内建筑卫生陶瓷和日用陶瓷为0.57-0.86tce/t瓷,先进国家则低于0.51tce/t瓷。就陶瓷生产长远发展而言,节能降耗将是其大势所趋,也是陶瓷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曾令可教授从能量系统优化、电子系统节能、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换石油、绿色照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广东佛山地区重点陶瓷企业节能项目情况,为河南陶瓷生产企业带去了先进的节能减排经验。他说,充分发挥陶瓷技术路线图的作用,加大政府对陶瓷企业节能降耗的投入在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曾令可教授还从陶瓷原料加工过程中、陶瓷成型过程、陶瓷干燥过程和陶瓷工业的节能技术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陶瓷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技术。他强调:“和广州等地相比,河南在天然气、电价、劳动力资源、消费市场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河南陶瓷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原秘书长  黄芯红

  我非常偏爱河南这片土地

  黄芯红强调,“河南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生产具有中国元素的艺术精品应该是河南陶瓷生产的强项。但以往的陈设艺术陶瓷生产,河南主要以内销为主,河南陶瓷应该注重出口这个市场,增加这方面的尝试,不但为河南也为我们行业的发展闯出一些路来。”

  他说:“在陶瓷行业工作了这么多年,我是眼看着河南陶瓷的发展和提升的。河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宋代五大名窑,河南就占了三个。这是全国其他任何一个省份都无法比拟的,这是历史留给河南的一笔财富。河南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我非常偏爱这片土地。”

  从2003年、2004年以后,河南陶瓷发展非常快,规模以上企业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有不小提升,产品档次、附加值、艺术地位等也有很大发展。比如钧瓷生产,既包含了传统文化,也融合了现代创新元素。他说:“河南陶瓷发展很快,我感到很高兴。”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河南陶瓷发展并不是很理想。在传承与发展的衔接上、历史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上,做得不够,还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量很大、规模大,他认为,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产品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如何更地贯彻落实好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是河南陶瓷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他说,河南陶瓷生产有提升,但总体来看,做工仍然存在粗、笨、重的特点。没有做出精品,这是根本。正确解读国家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从根本上提升产品,在这个基础上加大区域品牌建设,进而才能引进“金凤凰”,引进资金和人才。这是河南人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黄芯红还说:“河南陶瓷规模化生产已经够了,我认为它已经具备了打造区域品牌的条件。按照国家产业要求发展‘两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就陈设艺术陶瓷,河南已经有了三大名窑。他认为如何培育出“品牌”,做出精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河南三大名窑更应该是现代精品陶瓷的代名词。

  黄芯红说,不管是陈设艺术陶瓷还是卫生陶瓷,品牌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精心打造培育出来的。要打造区域品牌,首先必须有几家品牌企业来支撑这个品牌,否则只是空中楼阁,很难实现。企业必须实实在在地工作,实打实干,一步一个台阶地发展。

  黄芯红还强调,必须重视人才。河南人才不少,如何利用好人才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河南人才不少,但高端人才不多。走高端市场路线,没有高端人才是不行的;引进外产区基础雄厚的企业的人才,引进先进的技术、营销、管理人才等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黄芯红还建议河南陶瓷加强推广、积极宣传,加大和其他企业、产区进行交流。不能做井底之蛙,不能一味地认为自己的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忘记寻求更高的发展。

耿强 陆玉兰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