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辛卯年七月初六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966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机遇与挑战国内瓷砖粘结剂市场尚待开发
下一篇

  (上接964期B3版)

  薄贴法的材料是瓷砖粘结剂,直接兑水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同时质量标准容易把控,它本身粘结强度高,与普通的水泥砂浆相比更能保证粘贴质量。从上面对比表中可以看到,采用传统厚层法铺贴,虽然在材料单价上与薄层铺贴法有近1:5的优势,因为国内陶瓷粘结剂销售价格普遍低于2500元/吨,实际上这种价格差的优势会更小一点,正是这种最直观的价格差距,让众多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但是在单位用料费用比上,这种价格优势几乎消失了,甚至薄贴法更有优势。

  另外采用薄贴法技术工人操作更加方便易行,铺砖效率也大大提高,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的建筑标准不同,薄贴法需要先对墙面进行找平处理,比水泥砂浆铺砖多出一些工序。虽然在市场上瓷砖粘结剂看似比水泥、沙子贵些,但是它单位用量少,施工速度快,其综合成本要比传统铺贴省40%左右,而且后期工程质量也有较高的保证。

  因此,对于陶瓷粘贴剂,显然有许多隐性的东西是消费者容易忽视的,那种简单地从市场价格方面认为瓷砖粘结剂比水泥砂浆费用高很多,而不考虑到它的综合效益和质量保证,这是消费者对陶瓷粘贴剂的不了解造成的。

  国外技术发展冲击中国市场

  据统计,2004年全球干混砂浆产量约1.8亿吨,其中欧洲为9000万吨。像德国的maxit集团在本国及欧洲共拥有100多家干混砂浆厂,2000年生产干混砂浆约600万吨。法国的Weber & Broutin 集团在欧洲14个国家设有约近70家干混砂浆企业,并且在亚洲、南美、中东设有分厂。

  目前亚洲已成为干混砂浆发展的新兴市场。在东南亚和东亚,干混砂浆产品的发展集中于大城市,而这些城市经济增长迅速,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砂浆产品由现场搅拌逐渐转变为干混砂浆。

  新加坡应用干混砂浆已有十年历史,早期主要依赖进口。到2000年,新加坡已拥有130万吨生产能力,近年来生产能力还在增加。由于产能增长过快,新加坡干混砂浆已近饱和,对外出口和投资已成为它的主要增长动力。2003年和2004年,新加坡干混砂浆产量均为130万吨,2005年产量有下降趋势。

  香港干混砂浆尚未进入大发展阶段,装修用砂浆大多用进口材料,工地用砂浆部分用商品砂浆,也有部分用进口干砂浆,2004年干混砂浆进口量为12万吨。现场搅拌砂浆已经限制使用,但未禁止。到目前为止,香港仅有一条上规模生产线,是E.P.公司在港投资企业,设计能力30万吨/年。

  韩国干混砂浆生产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施工一直采用现场搅拌砂浆。鉴于干混砂浆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都优于传统的现场搅拌,干混砂浆在韩国得以迅速发展。2002年韩国地面用、装饰用普通干混砂浆年消费量约有300万吨。预计在今后的几年里,干混砂浆将会占整个市场80%的份额。除此之外,在东南亚的越南等国在未来的几年内也会加快干混砂浆发展。

  由于行业门槛较低,大多数干混砂浆生产企业设备简陋,管理不规范。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干混砂浆工业,我国的干混砂浆工业从装备水平和施工工艺上都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劳动力廉价,目前建筑施工仍以手工作业为主,现代化的施工机具还没有广泛应用,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稳定性差,这些已成为制约干混砂浆施工应用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周边国家大力发展瓷砖粘贴剂技术,以及国外跨国公司的强势进驻,都会对中国干混砂浆市场形成不小的冲击。

  国外每100万人就需要一个干粉砂浆厂,在我们国家虽然没有达到那种成熟度,但是每个地级城市建立一个干粉砂浆工厂是可行的,而目前这个目标是远远没有达到,因此陶瓷粘结剂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据统计,用800mm×800mm的普通抛光砖铺贴室内地面,普通的水泥铺贴每平方需用料11-13公斤,而使用干粉砂浆薄贴法只需5-6公斤用料。这样计算,一栋20000平方的中型建筑就可节省用料至少120吨。

  陶瓷薄贴法非常符合现在提倡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生产、生活理念,随着陶瓷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陶瓷薄板开始形成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逐渐走入普通家庭,对瓷砖粘贴技术的要求也会大幅提高,这将给陶瓷粘结剂带来新一轮机遇。

记者 李佩 许晓平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