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辛卯年六月廿九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965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谁在为贸易不平衡买单?
下一篇

  有两个经济现象被人们常常提及,但这两个经济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的问题,至今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第一个现象,是中美贸易不平衡。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世界第一。中国海关总署7月10日发布的6月份贸易数字显示,6月份,中国贸易顺差达到222.7亿美元,比5月份的130.5亿美元大幅度升高,是7个月来的新高。对美贸易,总体是顺差多、逆差少。中国贸易顺差问题,可以说从未得到根本解决。结果是,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的“美钞”。

  这些美钞本应换回相应的货物,但却被“滞留”在中国。结果被换成人民币后,通过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成为泛滥的流动货币。因为没有等值的货物,使得“物贵币贱”。大量印制的人民币,造成通货膨胀。目前中美贸易,是一种“病态贸易”。两国的国际贸易“机器”多年来“带病操作”。这种贸易模式,已经到了极限。不平衡的中美贸易,可以说已经走到了尽头。

  第二个现象,是中国成了美国国债的最大债主。数据显示,从2008年3月份开始,中国一直在增持美国国债。2008年9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截至2011年3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到了1.1449万亿美元。最近,由美国国债的发行上限,在美国和中国引起极大争议和讨论。

  有人认为,美国政府在有意“围堵中国政府的巨额外汇储备,推动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实际上,美国政府对于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国会有对一国拥有美国国债的上限,另一方面,面对中美贸易不平衡,又拿不出两国都能接受的方案———“美国债”似乎成了解决贸易不平衡的手段。中美贸易不平衡与美国国债,成了当今世界经济中最不可思议的两个经济现象。

  这两个经济现象,可以说互为因果,相互为害。从美国的角度看,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表面上帮助美国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支持了美国经济发展。似乎美国继续大量发行国债,成为解决经济危机问题的办法。然而,通过不断推高国债发行限度的办法解决经济问题,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办法。

  美国国债的不断突破上限,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反映了中美贸易的旧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作为最大的美国国债持有国,最大的贸易入超国,中国理应通过正常的贸易,减少中美贸易的不平衡,而不是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在账面上减少“不平衡”的压力。

  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通过实物输出换回买家美国自己拿机器印的“绿纸”,不是拿“绿纸”去换回等价实物,却拿“绿纸”去买家换回一大串“数字”。让买家可以拿以信用作为凭据的“数字”换回先前用实物换走的“绿纸”;再继续用这些“绿纸”不断换回中国生产的实物····如此循环往复,中美两国已然形成路径依赖。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贸易关系?这种形式的贸易,是美国自己也不会轻易做的———只有一次例外,而且是对它的盟国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总统推动了著名的《租借法案》,解决英国没有现金交易美国军火的瓶颈。罗斯福总统说,“假设邻居失火,我只能把浇园的水龙带借给他去灭火,而不应让他事先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邻居原物送还即可。”

  罗斯福《租借法案》不是国际贸易的常态,而是一百年一次的“特例”。这样的“特例”,在美国都经过重重阻拦,最后才得以通过。中美贸易,并不存在当年对抗德国法西斯的百年一遇的历史背景。然而,《租借法案》所开的“特例”,在中美贸易之间,却成为持续多年的贸易“常态”,岂非咄咄怪事?对于这种贸易“常态”所潜伏的危机,众多主管经济和金融的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岂不怪哉?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货币的祸害》一书中提出,社会财富可以有两种来源,一种是通过增加社会生产力;一种是通过印刷钞票。对于社会整体来说,第一种来源是一种恩泽,第二种来源则是一种祸害。把这种思路放到国际贸易中,一国通过大量印刷钞票,而不是通过增加生产力维系国际贸易,那么,它在制造一种祸害。

  中美国际贸易做到如今这个份上,已经彻底脱离了贸易的本质。寄托于通过向最大的贸易伙伴购买国债、在国内加大印刷钞票这样的经济模式平衡中美贸易,不是很危险吗?从美国一再提高国债上限看,这种两国“互惠经济模式”,已经变为“互害经济模式”。两国互为损害,以至于经济道路越走越窄,到了难以为继的危险关头。

  中美经济关系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购买美国国债已然是一步步推美国入火坑,结果也把自己拉入火坑。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何不变换一下思路,制定平衡贸易的特殊税制,大举购买美国产品,通过正常的实物贸易,促进两国实体经济的共同发展,使两国经济获得相对平衡的共同发展。

  (作者系旅美学者、时事评论员,现居纽约)

罗慰年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