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壬辰年闺四月初五
陶城报社出版 逢周五出版 这期是 第1006期
E-mail:info@fstcb.com 广告热线:0757-82270095 订报热线:0757-82665959 编辑部:0757-82276288
文章检索  
 

字体大小     
上一篇
佛山———中国现代建陶的“摇篮”
下一篇

  最近的电视频幕在放映着《大鲁艺》电视片,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表讲话70周年。冼星海、光未然、王昆、丁玲、贺敬之、于篮、“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白毛女”许许多多当年发生在高原山沟却有千年建制的延安,不论是人物还是文艺作品的故事,在今天仍然震撼人心;当年毛泽东主席指出的文艺路线与方向仍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条件如此艰难困苦办起来的“鲁艺”真正是中国革命文艺的摇篮。

  看着《大鲁艺》我立刻联想到佛山就是中国现代建筑陶瓷的“摇篮”。

  依考证,广东佛山也有好几千年的制陶史。“三煲”、“三缸”与园林陶瓷一直是佛山产区的主产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转型生产建筑卫生陶瓷。依佛山石湾为中心办起几十、几百家建陶企业,本土的、外国的、外省的都到佛山来,石湾河两岸就像是延安的延河热闹非凡,三十年间,佛山一举成为中国、世界建筑陶瓷的生产研发基地,建筑陶瓷技术装备的生产基地。佛山的建筑陶瓷从小到大、从古老传统到现代工业化一直引领整个中国的陶瓷生产。

  在追踪中国建陶五六十年的发展足迹时有一条线路是清晰的,1950年左右的东北沈阳———1980年左右的南方佛山———2000年后的全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石湾陶瓷业、八十年代的佛山陶瓷工贸集团、九十年代的鹰牌、二十一世纪初的东鹏、新明珠、力泰等十多家陶瓷民营企业。

  往事如烟,今朝的中国陶瓷走向何方?一是走向世界,二是在本土转型提升成为新型现代化的制造业,三是异地转移去“游牧寻找新的草原”。无论如何,中国陶瓷是不会因为某届政府、某些当权者的无知或错误决策而消失湮灭的,因为陶瓷是一种文化载体,一个社会不能没有文化。

陈帆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陶城报”的网页作品(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均属陶城报所有,欢迎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转贴或引用,并须注明出处为“陶城报”。未经本站协议授权的,谢绝网页链接。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下载使用,请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布后30天内进行。电话/传真:0757-82271849 / 0757-82272915。
  4、本网站保留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对本声明内容进行更新的权利,请您在每次登录本网站时访问此网页,查看本网站的当前声明内容。
  5、以上声明内容的解释权归本公司网站所有。